top of page
封面.jpg

從零撲殺到零流浪

人犬衝突的解決之道

何謂零撲殺?

狗是人類最好的朋友

近五十年來

犬貓從替人看家、抓老鼠的牲畜

成為了人們抱在懷裡的毛孩子

 

然而街頭上無家的浪浪

與備受寵愛的毛孩過著截然不同的生活

動物權利在人們心中的份量

直接決定了他們的命運

1998年 
2013年
紀錄片《十二夜》上映,呈現流浪動物從進入收容所到撲殺的血淚過程。動物生命權受到社會關注,促成修法。
2015年
《動物保護法》修法
  • 刪除「十二夜條款」

  • 強制寵物登記、家犬絕育

2017年 2月7日
「零撲殺」政策正式上路
《動物保護法》成立

《動物保護法》第12條第1項第7款:
「收容於動物收容處所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指定之場所,經通知或公告逾七日而無人認領、認養或無適當之處置,得予以宰殺。」

將為領養動物強制安樂死期限改為十二日,俗稱「十二夜條款」
2010年

「零撲殺」的實施,

意味流浪動物的生命權在台灣人心中的位置普遍提升,

然而,不必再擔憂會被撲殺的浪浪們,

這三年來是否因此而享有更好的生活?

零撲殺,然後呢?
流浪動物數量問題.jpg

零撲殺後的收容爆量

在尚未推行零撲殺的2008年,人道處理率高達70.51%,零撲殺政策實施以後,人道處理率在2018年降至0%,儼然已達到零撲殺的目標。然而,流浪狗數量卻仍持續增加,間接造成了收容所爆量問題。

零撲殺政策看似一大進步,然而事實上並未改變遊蕩犬數量增加的事實。根據農委會2019年全國遊蕩犬數量調查,2015年至2019年,遊蕩犬數量從12萬8473隻增長到14萬6773隻,在4年間增生了約2萬隻的遊蕩犬。

108年全國遊蕩犬數量調查
​︶
時間(民國年)
資料來源:農委會

由於收容所不再以人道處理方式維持收容空間,導致收容量多於民眾領養數量的情況。根據農委會統計,現今全台22處公立收容所共有7356隻的收容量,但收容所「在養量」卻逐年超過負荷,在2019年12月全國在養總數甚至高達8447隻。

​全國公立收容所在養數 (2017-19)
資料來源:農委會
​︶
時間(西元/月)

根據農委會統計,2019年12月全國有10處收容所在養率超過100%,其中又以彰化縣(230%)、新竹市(207%)和台北市(194%)超收情況最為嚴重。

各縣市公立收容所在養數占可留容比例 (2019)
資料來源:農委會
單位 (%)
未命名-1.png
TNvR——減量新策略
TNvR.jpg

​TNvR

​不殺害動物的前提下 領養之外的減量策略

自2017年「零撲殺」政策上路後,各地方收容所不可再以撲殺手段抑制流浪動物數量。在流浪動物不減反增、收容所爆量的情況下,除了持續推動「領養代替購買」之外,許多地方政府開始與民間合作執行「TNvR」,「以絕育代替撲殺」來減緩流浪動物的增長趨勢。

t

Trap

​誘捕

cage.png

N

Neuter 

​絕育

v

Vaccination

​注射疫苗

R

Return

回置

TNvR的目標

TNvR的目標是透過結紮阻止流浪動物繁殖,並使流浪犬群佔領原有土地,避免外來犬移入,已結紮的犬隻自然死亡後,流浪動物數量將有機會逐漸減少。

TNvR的挑戰

流浪動物絕育的同時,仍有棄養和未結紮家犬繁殖和流落街頭的可能,因此若TNvR執行的速度沒有達到一定的強度時,很有可能因為未節育之寵物犬的繁殖而使流浪動物減量策略大打折扣。

 

(對於一地區需實施的絕育比例雖有六成至八成等不同的說法,但仍應根據一地區流浪動物的組成比例來評估。)

TNvR的成效

北北基地區是最早和動保團體合作執行TNvR的地方政府,也是至今實施完整度最高的。根據台北市動保處2019年的統計,主要負責台北市各區域的「台灣懷生相信動物協會」執行TNvR的比例已達到預估流浪犬數的102%,而專門負責陽明山國家公園地區的「流浪天使護佑生命協會」執行比例也達到了81.43%。

根據台北市動保處的TNvR查驗考核指標,從2016年至2019年,台北市動物之家的幼犬入所數由762隻下降至263隻,減少率達34.51%,可見實施TNvR後,流浪動物繁殖數量逐年下降。

台北市動物之家幼犬入所數 (2016-19)
資料來源:台北市動保處
​時間 (西元年)
量 
​︶
人 · 犬 · 衝突
人犬衝突.jpg

​人犬衝突

TNvR後我們必須正視的課題

地方政府與動保團體開始合作實施TNvR後,流浪狗回置而發生人犬衝突的情況不斷發生。2017年社子島多次發生犬隻傷人、追咬雞鴨、踩踏菜園等事件,直到2020年,淡水新市鎮依然有流浪狗追車及製造環境髒亂的問題。TNvR實施後,決定以絕育代替撲殺的方式管理流浪動物時,長久以來的人犬衝突,便成為亟需正視的課題。

%E4%BA%BA%E7%8A%AC%E8%A1%9D%E7%AA%81%20%

社子島居民:「河堤邊都有很多流浪狗聚集,曾經有婦人在散步的時候拿著長竿,結果流浪狗認為婦人具有攻擊性,因而咬傷婦人。」

​追咬事件

淡水崁頂里里長盧春安:「這裡曾經發生過輕軌撞死流浪狗的事件,因為輕軌是在地面上行駛,流浪狗四處奔走,輕軌閃避不及就發生了交通事故。」

交通問題

%E4%BA%BA%E7%8A%AC%E8%A1%9D%E7%AA%81%20%

社子島居民:「都會有愛心餵養人士在這裡餵食雞頭,所以河堤邊都有剩下殘留的骨頭,導致環境上看起來很髒亂。」

環境問題

淡水崁頂里居民:「我們從輕軌捷運站走回家的時候,路邊都會有流浪犬隻對我們一直狂吠,甚至隔壁的空地也會有流浪狗聚集,然後半夜的時候就一直叫,都會吵到睡不著。」

安寧問題

​安寧問題

因為國內遊蕩犬隻傷人事件頻繁,網友成立「對貓狗各種無奈的里長里民通報區」,其中包括遊蕩犬貓與里民衝突、不淨餵養、浪犬追車咬人等,通報案件遍及全台。

這些問題在實施TNvR前就已存在,並非由TNvR衍生,然而因TNvR將流浪狗回置,人犬衝突問題不僅造成許多民眾的困擾,也使人們對於TNvR的做法產生質疑。

民眾

為什麼問題這麼多還要把流浪狗回放置街頭?

青年頭像.png
台灣之心.png

台灣之心愛護動物協會常務理事 林雅哲

TNvR本身不會製造問題,會講TNvR製造人犬衝突的來源是一個誤解。人犬衝突始終都在那裡,TNvR只是在行為管理的策略下補充數量管理。

李姊.jpg

流浪天使護佑生命協會理事長 李美玲

台北市共有12個行政區,光北投區又有42個里。若每個行政區的每一里,都要求不能回放,但因零安樂政策,內湖收容所根本也放不下。

政府現今能解決的,唯有從根源做改善,加速絕育達到減量,再依物競天擇讓狗自然淘汰。

相信動物.png

​相信動物協會

狗群有占據地盤的特性,我們需要依賴這個特性,讓已結紮的狗群確保不會有外來未結紮犬隻移入該地,我們才能讓結紮的範圍越來越擴大。

民眾

如果把節育後的流浪狗聚集在適合牠們生存的地方呢?

青年頭像.png
台灣之心.png

台灣之心愛護動物協會常務理事 林雅哲

假設公立收容所他是專門關有問題的動物的話,有問題的動物就目前而言已經爆滿了,只關這些有問題的動物都關不下了,那還想把所有的動物都收容起來

會有TNR這件事情就是因為第一我們沒有足夠空間,第二是沒有經費。平常會有愛心人士餵食,但如果集中起來以後,就是政府及協會負責餵養,長期餵養的經費又是一個問題。

民眾

那有可能解決這些人犬衝突嗎?

青年頭像.png
解方一 : 行為管理
%E8%A1%8C%E7%82%BA%E7%AE%A1%E7%90%86_edi

精確捕捉

移除問題犬隻 減少安全疑慮

在人犬衝突中,許多公共安全問題來自於浪犬本身的行為引發危險。因此,許多動保人士和地方政府主張以精確捕捉方式,將帶來公共安全問題的行為問題犬直接從街頭移除,降低人犬衝突發生的頻率。

過往收容所接到民眾通報就會將流浪狗抓回收容所,然而,精確捕捉僅捕捉會對民眾造成危害的流浪犬,避免捕捉個性溫和的浪犬,使有限的收容空間發揮最大效益。

精確捕捉的定義

​僅抓行為問題犬

問題犬.png

具攻擊性的狗

ex 咬人追車

​行為問題犬

​溫和犬

溫和犬.png

當收容所接獲民眾通報狗隻發生咬人、追車等公安問題時,動保人員便會到現場判斷,確認為問題犬隻後進行補捉,並移置收容所。

〈一〉指認

有狗咬傷人!

青年頭像.png

〈二〉調查

動保員調查居民

​確定行為問題犬並捕捉

cage.png
問題犬.png

※ 捕捉到的問題犬已經符合人道處理的條件,不可開放一般民眾認養,但若有立案團體認領,則可以藉由訓犬師將問題犬訓練成為工作犬,例如狗醫師、導盲犬等,發揮犬隻的價值。

精確捕捉只能避免衝突擴大,其限制在於犬隻移除後,仍會有新的犬隻進駐;目前無攻擊傾向的犬隻,也不代表未來就不會與人發生衝突。因此,若只是將行為問題犬隻移除,無法真正有效改善公共安全及其他如噪音、交通、環境衛生等人犬衝突,我們仍須尋求更根本的解決之道,才有可能成改善犬隻帶來的諸多問題。

源頭管制.jpg

從源頭減量 減少人犬衝突

解方二 : 源頭管制

想要有效減少人犬衝突的事件發生機率,必須要從源頭開始減少流浪犬的數量。而流浪犬有三種來源,我們必須分別用不同方式去處理,才能讓流浪犬確實減量。

​三種流浪犬來源 三種減量策略

野犬.png

​野犬

  • 生長於野外

  • 大多生活在山區、河濱等地區

  • 較不親人

  • 繁殖力強

  • 野外死亡率相對較高

​棄養/走失犬

  • 曾被飼養後遭遺棄

  • 不易生存於街頭

  • 較親人

  • 容易被民眾撿拾再飼養

棄養犬.png
放養犬.png

​放養犬

  • 多為郊區、鄉村地區飼養型

  • 有固定餵食者

  • 平時生活於街頭

  • 通常未做節育

各地區的流浪犬來源比例都不相同,因此針對野犬、棄養或走失犬、放養犬,我們也須以相對應的源頭管制策略來解決流浪犬增生的問題。

野犬.png

​野犬

實施TNvR !!

杜絕流浪犬數量繼續增生

  • 教育飼主終身飼養觀念,建立飼主責任

  • 落實寵物登記制度,避免棄養走失

  • 落實家犬絕育制度

棄養犬.png

​棄養/走失犬

放養犬.png

​放養犬

  • 相信動物協會:

逐戶家訪,找出尚未節育的犬隻,宣導節育觀念,並協助飼主進行家犬結紮。

  • 台灣之心愛護動物協會:

辦理多場下鄉絕育行動,深入偏鄉地區設立臨時醫療站,提供免費植入晶片、絕育、施打狂犬病疫苗等醫療服務,使餵養者確實履行飼主責任。

​動物保護法須落實 飼主教育為根源

「特定寵物(指家犬貓)飼主應為寵物絕育,

或向動保處申報並提出繁殖管理說明後得免絕育,

如有繁殖需求亦應申報。

違反者將可依同法第27條第1項第8款規定,

處新臺幣5萬元以上25萬元以下罰鍰,並得公布其姓名、照片及違法事實。」
——《動物保護法》第22條第3項

現行動保法已明定未進行寵物登記、棄養和未絕育未通報者應處以罰緩,然而累計至2018年底,全國完成寵物登記犬數約有 214 萬隻,登記率僅65.96%,根據農委會統計,2018年全國僅約有六成犬貓完成絕育,可見實際法律執行力仍難以達到動保法基準。

增設動保執法人員

根據農委會統計, 2018年動物保護申訴檢舉及稽查案件共36萬975案,目前全台動物保護檢查員共有136人,平均每人辦理案件數為3111案,由此可見動物保護檢查員工作量負荷過重。

台南大學行政管理系教授吳宗憲表示,應增設專門職位增加督察人力,並進行專業培訓,才能增進動保法落實效率。

普及終身飼養絕育觀念

僅靠法律的制裁無法徹底杜絕棄養事件的發生,更難影響人們對於絕育的看法,唯有從教育源頭改變人心,在大眾心中建構終身飼養觀念及絕育的概念,才能逐漸終止棄養與無盡的繁殖,讓在街頭上遊蕩的流浪犬數量逐年減少,進而降低人犬衝突事件發生的可能。

%25E6%2595%2599%25E8%2582%25B2_edited_ed

解決人犬衝突 教育為根本之道

解方三 : 教育

「許多衝突案件的關鍵原因是人類不懂得如何與動物共處。」
——台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教育專員許哲瑋

人犬衝突的發生,多半來自於街頭上的流浪犬。然而,人們不懂得如何與動物相處、缺乏動物知識,也是造成衝突事件一再發生的原因。推廣動物保護教育的內涵,目的是促進友善動物的社會。

減少人犬衝突,從「認識」開始

許多衝突事件源自於人們對犬隻的誤解和錯誤行為,例如看到狗就奔跑、大叫,就容易造成人與狗的衝突。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副教授王順美所設計的動物保護教育架構當中,主張人們對動物保護的認知應包含動物知識的了解,有助於理解動物的需求並正確的對待動物。

台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教育專員許哲瑋表示,教導人們對於犬隻行為的正確知識,讓民眾從自身去了解動物,理解每個狗的每個動作背後的情緒,才是最有效減少人犬衝突的方式。

你了解如何與狗相處嗎?來測試看看吧!
-測驗內容取自虐待動物協會的動物知識教材-

​人與狗的和平共處,從「人」出發

錨點 1

「生命有無可爭辯的自然價值,

雖然較低等的生命當然可能為較高等的生命犧牲;

然而為其他生命的尊嚴尋得一個適當位置,是人類主要的倫理任務」

——羅斯頓(Holmes Rolston,III)

街頭上的流浪犬最初來自於人類隨心所欲的飼養和拋棄,即使一夕之間把流浪動物全數撲殺,仍然會有新的棄養犬出現在街頭,因此,唯有從教育改變人類對待動物的態度,才能從根本解決人犬衝突問題。

「狗可以給人類被愛的感覺、在情緒低潮時給予信心,

以及提供情感上的支持,

同時也像兄弟姊妹一樣,是家裡的玩伴;

有時更像朋友,可以對他吐露心聲,為人類保守秘密,

更是一個好的支持者。」
——蓋兒 · 梅爾(Melson Gail)

王順美副教授所設計的動物保護教育目的之一,是除去對動物負面的情緒,正視對動物正面感受及同理牠們的需求、建立關懷動物的態度,她主張應培養人感激與同伴動物相互依存的關係,了解牠們對於人類的安樂、成長以及生活品質具有的益處,建立人與動物和諧的關係。

當我們能落實動物保護教育情感面向的內涵,建立人們對動物珍惜與關懷的態度,棄養問題將隨之消失,進而達到零流浪的目標,人犬衝突問題將可能得以解決。

結語.jpg

零流浪

我們共同的夢想

零流浪——我們共同的夢想

TNvR和精確捕捉是近年來地方政府與動保團體面對流浪動物問題的共同對策之一,然而,TNvR僅是減少流浪動物數量的手段,在達到零流浪動物的目標以前,尚有一段人與流浪動物需共享生活空間的漫漫長路,仍有包括浪犬佔用公共道路、噪音、隨地便溺及攻擊野生動物等諸多問題,需要社會大眾一同面對。

「犬貓及所有生活在地球上的物種能和人類享有一樣的權利嗎?為什麼?」

「哪裡是龐大數量的流浪動物最好的去處?」

「如果流浪動物還有一段日子要在街頭與人類共處,我們該做什麼來減少衝突?」

不同於因「撲殺」政策而造成對立的過往,政府與民間的良好合作已促成更多友善與理性的溝通,而積極正視問題的態度,更為台灣的動物保護之路帶來了一線希望。若「零撲殺」是台灣公民共同的決定,那麼無論這條路再怎麼困難,讓我們一起踏實的走完,直到流浪動物的身影在街頭消失的那一日。

感謝您看到這裡,若您願意將您任何所思所感告訴我們,期待您的回饋。

為我們評分可以再多加油喔!有點可惜~還不錯!很棒!非常優秀!!為我們評分

​謝謝您的回饋!

bottom of page